紅色文化|莊浪縣·全國水平梯田先進縣紀念館及革命歷史故事
2020-01-08
“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專欄(51)
莊浪縣隸屬甘肅省平涼市,位居六盤山西麓,東鄰華亭,西依靜寧,北與寧夏的隆德、涇源接壤,南和天水的張家川、秦安毗連。境內山巒重疊,溝壑縱橫,114萬畝耕地中有103萬畝分布在402道梁峁和2553條溝壑之間。為了紀念莊浪人民興修梯田、改造山河的壯舉,2007年在縣城紫荊廣場北側建設成全國水平梯田先進縣紀念館。紀念館建筑面積523平方米,收藏展出反映莊浪梯田建設歷程的相關實物和資料675件。
紀念館全貌
莊浪縣長期以來因陡土瘠,旱澇災害獎繁,水土流失嚴重,民生苦不堪言。惡劣的生態環境,嚴酷的自然條件,使莊浪人民長期不得溫飽,過著“吃糧靠救濟,花錢靠貸款”的困生活。為了從根本上改善生存條件,早日脫貧致富,從1964年開始,莊浪歷屆領導班子率領全縣人民,矢志不移,鍥而不舍,興修梯田,改造河山,勇敢地同大自然進行頑強的抗爭。經過34年的持續接力,建成梯田94萬畝,占山地面積92%,于1998年實現了梯田化,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全縣基本解決了溫飽。同年7月,水利部作出了《關于表彰甘肅省莊浪縣梯田化建設的決定》,授予莊浪“中國梯田化模范縣”榮譽稱號,梯田化工程被國內知名專家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
展館右廳陳列一角
展館左廳陳列一角
修筑梯田所用的測量儀、架子車等實物
莊浪人民使用的木锨、架子車、背簍等勞動工具
在30多年的梯田建設中,40萬莊浪人民累計義務投勞5670萬個,移動土石方276億方,有116人負傷致殘,32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創造出了巨大的物質財富,農業生產和經濟建設走上了可持續發展道路,生活水平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更重要的是鑄造和孕育出了“實事求是,崇尚科學,自強不息,艱苦創業”的莊浪精神,在全國范圍內引起了強烈反響,為莊浪的長遠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力量源泉和強大的精神動力,激勵全縣人民在新的征程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業績。1998年5月25日,《人民日報》在頭版頭條以《莊浪人的驕喬傲》為題全面報道了莊浪人民艱苦創業的歷程。2002年4月省委、省政府做出了《(關子弘揚莊浪精神再造秀美山川的決定》號召全省大力揚莊浪精神。2002年8月,中宣部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莊浪精神報告會。日本、以色列、美國等十多個國家的專家考察了莊浪的梯田后,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莊浪縣臥龍鄉楊魏梯田建設舊址
莊浪縣柳梁鄉泉灣梯田建設會戰情景
莊浪梯田美景
2011年紀念館被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圖文轉自 甘肅省紅色紀念館網站
侵立刪
您的當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