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文化|靜寧縣·界石鋪紅軍長征毛澤東舊居紀念館及革命歷史故事
2020-01-06
“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專欄(49)
靜寧縣隸屬于甘肅省平涼市,界石鋪紅軍長征毛澤東舊居紀念館位于靜寧縣界石鋪鎮繼紅村,緊鄰312國道,距靜寧縣城23公里。紀念館總占地面積35畝,建筑面積5200平方米主要最點有印象廳、主題雕塑、毛澤東舊居、紅軍樓緬懷廳、追憶廳、俱進廳、毛澤東詩詞長廊、紅色記憶長廊。館內共有各美歷史文物175件(套),其中被省文物局定級的有15件(套),重點展示了靜寧界石鋪作為長征會師時中央戰略部署中確定的會師中心“基點”的重要歷史地位,并以界石鋪為重點,突出中央三大紅軍主力會師靜寧的情況以及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在靜寧留下的革命遺跡。
場館全景
1935年8月12日拂蹺,程子華吳煥先、徐海東率領紅25軍從秦安安伏鎮出發,經魏店鄉梨樹梁,向靜寧進發。8月14日凌晨,從張家小河紅山嘴上山,沿西巖寺山進抵八里鋪稍事休整,補充給養。時遇敵機掃射,紅軍分散隱蔽,末受損傷。紅25軍隨即逼近靜寧縣城,斃傷敵數十名。當時駐守靜寧縣的國民黨新1軍第11旅旅長劉寶堂,一面緊團城門,脅迫群眾防守,一面急電蘭州求援。至此,橫貫陜甘兩省的交通大動脈西蘭公路被紅25軍攔腰切斷,打亂了國民黨軍圍堵紅軍的部署,有力地配合了紅一、紅四方面軍的行動。
毛澤東舊居室內供桌、太師椅、火盆、電話機、銅油燈
毛澤東舊居室內土炕及炕桌
1936年9月14日至10月25日,西征中的紅1軍團進軍至靜寧單家集、界石鋪以北地區,在這一帶駐防42天,迎接二、四方面軍北上會師。9月16日,在單家集成立中共靜寧縣委和縣蘇維埃政府,由紅1軍團1師黨委領導,蒲耕鐘任縣委書記,下轄4個黨支部,共有35名黨員。馬云清(回族)任蘇維埃政府主席,下轄10個區蘇維埃政府(其中靜寧縣境內7個,隆德3個)。同日,二、四方面車接中革軍委指示,紅1軍團特別支隊占領靜寧界石鋪,切斷了敵西蘭公路交通和有線通訊聯絡,為三軍會師創造了條件。
紅二師政委肖華同志執行警衛任務時駐扎的席家堡子舊址
紅軍樓
紅軍用過的梳妝臺
1935年10月3日至5日,中央紅軍、中央機關和中革軍委機關在界石鋪駐留期間,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王稼祥等黨和紅軍領導人宿營此地,時任紅1縱隊2師政委的肖華在界石鋪一光緒十三年建成的喇嘛廟戲樓進行了演講,在戲樓上宣講抗日政策,鄧穎超同志在戲前給當地老百姓分發在界石鋪戰斗中繳獲的戰利品。
1936年9月30日,紅四方面車分為五個縱隊,先后從岷縣、漳縣等地出發,向通渭、莊浪、靜寧、會寧地區前進。10月8日,紅四面軍4軍10師,由師長余家壽,政委葉道志率領到達西蘭公路大道上之界石鋪、青江驛,分別與紅1軍團1師、15軍團第73師會合,揭開了三大主力紅軍會師的序幕。紅二方面軍于1936年10月中旬從通渭進入靜會地區。22日,二方面軍總指揮部在甘肅靜寧縣將臺堡(現屬寧夏西吉縣),與西方野戰軍紅1團主力會師。23日,二方面軍紅6軍到達興隆鎮、單家集一帶,與紅1軍團1師會師,并在興隆鎮舉行了會師聯歡會。至此,紅二、四方面軍結束了偉大而艱巨的長征,紅軍三大主力實現了大會師。
界石鋪戰斗模擬場景
展柜文物
紀念館現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甘肅省黨史教育基地、平涼市廉政教育基地。
圖文轉自 甘肅省紅色紀念館網站
侵立刪
您的當前位置: